Site icon AIMST卫理大专团契

公民组基本关怀课程2011 – 第5课:核泄漏危机(社会关怀+环境关怀)

2011年3月11日,日本福岛核电厂因受到地震及海啸的来袭,导致冷却系统故障,最终导致核泄漏的发生,世界也因此陷入恐慌当中.随着,石油及天燃气日渐枯竭,核能也成了许多国家发电燃料的选择,近年来,马来西亚政府也打算在我国兴建一座核能发电厂,身为,大马公民的我们也该去认识核能,也要去了解一些有关核泄漏的一些资讯.

核泄漏 – 简介

核泄漏又称核能外泄,是发生于核能反应炉故障时,严重的后遗症。核能外泄所发出的核能辐射虽远比核子武器威力与范围小,但是却相同能造成一定程度的生物伤亡。

核泄漏 – 引发原因

核能外泄最主要原因,就是核子反应炉核心冷却系统故障,导致控制辐射的相关设备失常。虽说核能外泄不一定全然包括核子灾害,但是已经是已知核能应用上的最大环保隐忧。另外,核能外泄虽也可指使用核能发电的航海器具所发生的灾害﹔尤其是潜舰,不过一般说来是指用来发电的核能电厂发生的核熔毁事件,例如:切尔诺贝利核事故。

核泄漏 – 主要危害

核泄漏一般的情况对人员的影响表现在核辐射,也叫做放射性物质,放射性物质可通过呼吸吸入,皮肤伤口及消化道吸收进入体内,引起内辐射,外辐射可穿透一定距离被机体吸收,使人员受到外照射伤害。身体接受的辐射能量越多,其放射病症状越严重,致癌、致畸风险越大。

放射性物质可通过呼吸吸入,皮肤伤口及消化道吸收进入体内,引起内辐射,y辐射可穿透一定距离被机体吸收,使人员受到外照射伤害。内外照射形成放射病的症状有:疲劳、头昏、失眠、皮肤发红、溃疡、出血、脱发、白血病、呕吐、腹泻等。有时还会增加癌症、畸变、遗传性病变发生率,影响几代人的健康。一般讲,身体接受的辐射能量越多,其放射病症状越严重,致癌、致畸风险越大。

核泄漏 – 应对方法

应对态度
对核泄漏,我们应该树立正确的态度,做到:
● 不轻信—要以政府发布的信息为准,不信谣,更不要传谣。
● 不恐慌—学习核电科普知识,掌握正确的防护方法,不惊慌失措。
● 不盲目—服从职能部门的统一指挥,不自行其是、盲目行动。

应对方式
一旦发生核泄漏,政府会尽早发布警报。我们应该闻警而动,做到如下几点:
● 户外人员应尽快进入室内,关好门窗,不要随便外出。
● 注意广播、电视等媒体对事故的跟踪报道,等待通知。
● 按规定及时服用预防药,不要动用污染区的水和食品等。
● 需要撤离时,应服从职能部门的安排,携带适量必需品,镇静、有序地撤离到指定地点,不擅自行动。
● 污染区内撤出的人员,应及时洗消去污,并积极配合医疗部门进行体检

世界主要核泄漏危机:

1979年3月28日三哩岛核电站事故
1966年1月17日帕利马雷斯氢弹事故
1986年4月26日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故
1968年1月21日图勒核事故
1957年10月10日温斯克尔大火
1987年9月13日戈亚尼亚核事故
1993年4月6日托木斯克-7核爆炸
1985年8月10日K-431核潜艇事故
1970年12月18日加卡平地核事故
2011年3月11日核泄漏 – 日本福岛核电站泄露事故

Exit mobile version